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快速深化蔓延,世界各国保经济增长和保就业“两保”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异常艰巨。我国把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面临的巨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性研究,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存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关键词:社会保障 统筹发展 城乡 1引言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逐步建立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内容,在深化改革、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行制度在我国运行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来看,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6 年召开的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把到 2020 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对于如何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米红提出体系内容包括“广覆盖、分层次、有差别、可持续”,而其核心体现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杨华认为:首先应该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化,包括服务对象、资金筹集、服务管理社会化;其次要构建社会保障层次化体系———建立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樊小钢主张通过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目前完全割裂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构建一种衔接模式。在具体设计时,分别考虑已经城市化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没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村人口和传统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求。李迎生从操作的层次上提出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以突破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固有框架[1]。一是对进城农民与乡镇企业职工实行阶段性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是加快对城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化改革;三是在农村实行一种和目前实际吻合又便于向城乡整合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在构建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