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专 业: 填报时间: 题 目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1] Gompers,Paul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quity Price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3[2]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威廉姆森.治理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石意如.从人性角度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交易成本[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1)[5]桑士俊,吴德胜.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公司治理成本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7(4)[6]王泽填.交易成本与分工[J].山西财经大学报,2008(4)[7]王涛,赵守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比较分析[J].西安科大学报,2005(3)国内外研究现状:Gompers,PaulA(2003)较早地分析了公司治理系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包含 24 个公司治理条款的公司治理指数, 并构造了一个投资组合: 买进公司治理指数高的股票, 卖出公司治理指数低的股票, 发现在 1990—1995 年间该投资组合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哈特(1995)认为企业无论大小,存在代理问题和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都将产生。威廉姆森(1985)把每次交易都看成一种契约的缔结,认为必须引进治理结构来解决矛盾冲突,避免事后机会主义给交易双方带来可能的损害,治理结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石意如(200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权利主体的交易成本与代理人中经济人或社会人的数量负相关,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权利主体的交易成本与代理人中复杂人的数量正相关。桑士俊、吴德胜(2007)认为公司治理成本应包含代理成本、风险承担成本、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带来的成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的市场治理成本和政府过度监管带来的治理成本。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最小化上述治理成本之和。王泽填(2008)认为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而且交易双方存在比较优势,他们就总能从分工中获利。王涛、赵守国(2005)围绕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诠释,对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理论框架在关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上的差别和融合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契约理论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予了简要的评述。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借鉴引用一些著名学者和权威期刊的观点,对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什么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它的内容有哪些,并分析它对交易成本有哪些影响,以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