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基于 VaR 模型的福建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一、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标 (一)本研究的意义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立题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是金融发展导致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促使金融发展,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由于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地区有可能存在不同,因此,有必要将研究深入到地区层面。从目前已有文献看,对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Raymond.Goldsmith[2]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 35 个最具代表性国家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问题,得出了“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的结论。Ronald.Mc Kinnon,Edward.Shaw[3]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深化可以打破由于金融抑制造成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金融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2)国内研究现状周立,王子明[4]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978~2000 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说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的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张兵,胡庆伟[5]等运用回归模型对江苏省 1987~2001 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的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证券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周才云[6]运用回归分析和 EG 协整检验法对我国中部地区1990 年至 2006 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陈福中,吴秋璟[7]通过平稳性检验、自相关检验和协整检验,以长三角为例就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相关率、证券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其中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庞加兰[8]等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 1978~2007 年陕西省人均实际 GDP 和金融相关率分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对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仅二者之间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