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摘 要流域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流域的生态保护问题不可能在一个省内部得到彻底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要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党的十九大又再次提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很多省份已经成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试点,如广东省与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别订立了环境补偿协议,加快了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的进程。在流域保护和治理方面中国正不断引入市场机制,健全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立一个更加开放自主的主体体系,积极引导各方主体参与到流域生态补偿的工作中来,在以政府为主体的的纵向生态补偿基础上建立双方自愿协商谈判的横向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补偿模式。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是以国家或省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政府仍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一环,而其他主体少有参与。财政部颁布的关于长江流域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目前,不少地区已经开始了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面的合作和实践,流域生态补偿也逐渐开始市场化,其补偿和受偿主体也逐渐涉及到企业和流域居民。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发展,使流域生态补偿主体理论的完善刻不容缓。从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上来看,我国的法学研究相较于环境科学和经济学来说在这方面仍不完善,尤其是生态补偿的主体问题在法律上并未能真正地界定清楚。随着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践的不断深入,倒逼理论上对主体问题加以解决。本文集中阐述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以及主体的相关概述,对横向生态补偿的开展引发的法律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基于治理与产权视角, 探索一条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准市场化路径, 以期废除地方“各自为政”的利益藩篱, 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可以为生态补偿的深入发展解决主体界定上的困难。关键词: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主体Abstract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iver basin determines that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IIproblem of the river basin can not be solved completely within a province,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between regions ".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