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设备维修人员从生产出来,实现了专业化管理并步入了设备“点检定修制”之路。 将设备维修队伍从主体厂分离出来,成立了设备维护检修中心.3 维修管理模式确立及实施3.1 方案确定 在集团公司确定的“点检定修”体制下,建立责、权、利考核方式,确保为企业争利创效和实现人员思想和设备运行“两个稳定". 依据主体厂生产工艺及设备维护检修方式的不同需求,把维修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空间和时间上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立一个适应重组后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3.2 方案实施3。2.1 责权利考核方式的确定与实施责权利考核内容包含服务质量、维修质量、检修计划执行等指标,并将维修工作和所服务主体厂的产量、质量及设备运行指标一同挂钩。建立责权利对等考核方式并体现效力。3.2。2 维护检修模式的形成一个中心即把对分公司分散性管理,集中于中心统一管理。包括:维检工程组织、资材供应等都集中统一。 一个体系 为满足集团公司各主体厂对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越来越少的要求。本着提高夜班及节假日维护人员处理事故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尽可能减少接人,并使设备事故故障停机在最短时间内修复, 第一 维护区域化组合 根据维护工作就是要快速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最好是“零"停机率运行的性质,本着维护人员对设备“必熟”而须相对稳定,维护故障事故处理到位率“必快"而须服务半径要小的原则,形成了完整的区域设备维护组合。 经过维护区域化组合的各个分公司,每个维护单元不再是“单打”、“独奏"仅为某一台套设备维护,形成了一个单元承担若干台套设备或车间的设备维护,充分利用了每个单元的维护力量。 第二检修专业化组合根据各主体厂设备检修性质、特点及实际需要,建立适应集团公司需求的各种专业化检修队伍,专业化检修队伍必须具备下述基本条件: 必须具有绝技、绝活,有专业特长,并可发挥其专业特长来完成公司内外部各单位的特别检修任务;必须具备机动性,可根据各主体厂需求随时调动出来参加厂际之间、分公司之间联合检修、应急抢修.3.2.2 维护检修运行机制的建立 维检中心三年来在实践和探究维护检修模式的同时,深化了“点检定修制"运行机制,具有成效和代表四种机制为:维护巡检责任追究机制 为弥补主体厂点检不到位及漏检等现象,相续建立了维护人员区域、机台巡检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