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M 坐标说明摘要:关于大气软件中 UTM 坐标的说明。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RTOR GRID SYSTEM,通用横墨卡托格网系统)坐标是一种平面直角坐标,这种坐标格网系统与其所依据的投影已经广泛用于地形图,作为卫星影像和自然资源数据库的参考格网以与要求准确定位的其他应用。在 UTM 系统中,北纬 84度和南纬 80 度之间的地球外表积按经度 6 度划分为南北纵带(投影带)。从 180 度经线开场向东将这些投影带编号,从 1 编至 60(处于第 50 带)。每个带再划分为纬差 8 度的四边形。四边形的横行从南纬 80 度开场。用字母 C 至 X(不含 I 和 O)依次标记(第 X 行包括北半球从北纬 72 度至 84 度全部陆地面积,共 12 度)每个四边形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标记。参考格网向右向上读取。每一四边形划分为很多边长为 1000 000 米的小区,用字母组合系统标记。在每个投影带中,位于带中心的经线,给予横坐标值为 500 000 米。对于北半球赤道的标记坐标值为 0,对于南半球为 10000000米,往南递减。大比例尺地图 UTM 方格主线间距离一般为 1KM,因此 UTM 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作方里格。因为 UTM 系统采纳的是横墨卡托投影,沿每一条南北格网线(带中心的一条格网线为经线)比例系数为常数,在东西方向那么为变数。沿每一 UTM 格网的中心格网线的比例系数应为 0.99960(比例尺较小),在南北纵行最宽局部(赤道)的边缘上,包 括 带 的 重 叠 局 部 , 距 离 中 心 点 大 约 363 公 里 , 比 例 系 数 为 1.00158。UTM 分区图时区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时区英文名称:time zone 定义:1884 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定,全球按经度分为 24 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 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 12 区,东、西 12 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 180°经线的地方时。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时角〕决定时间,这就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有所不同〔地方时〕。时区通过设立一个区域的标准时间局部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世界各个国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国家的日出、日落时间必定有所偏差。这些偏差就是所谓的时差。 时区的划分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