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师 大 学 实 验 报 告X 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摘要:本实验中学生将了解到 X 射线的产生、特点与其应用,该实验着重应用于探究晶体结构,分析 X 射线在 NaCl 晶体或 BaF 晶体的衍射,并通过分析 X 射线特征谱线的衍射角、利用 X 射线波长以与晶体的晶格常数确定密勒指数。关键词:布拉格公式 晶体结构 X 射线波长引言: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射线,从此揭开了物理学的新篇章。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 厘米之间,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X 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不偏转,这说明 X射线是不带电的粒子流,因此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X 射线可激发荧光、使气体电离、使感光乳胶感光,故 X 射线可用电离计、闪耀计数器和感光乳胶片等检测。晶体的点阵结构对 X 射线可产生显著的衍射作用,因此 X 射线衍射法已成为讨论晶体结构、形貌和各种缺陷的重要手段。正文:一、实验原理1、Bragg 公式光波经过狭缝会产生衍射现象,此时,狭缝的大小必须与光波的波长同数量级或更小,当入射 X 射线与晶体相交 θ 角度时,图(a)(a) (b)图中两条射线 1 与 2 的程差是,即 2dsinθ。当它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假定入射光为单射光,只有一种波长),2dsinθ=nλ,n=1,2,…. (Bragg 方程)在 θ 方向射出的 X 射线得到衍射加强。根据 Bragg 公式,利用已知的晶体(d 已知)通过测 θ 角度来讨论未知 X 射线的波长:也可以利用 X 射线(λ 已知)来测量未知晶体的晶面间距。图(a)表示的是一组晶面,但事实上,晶格中的原子可以构成很多组方向不同的平行面来说,d 是不一样的,而且从图(b)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不同的平行面上,原子数的密度也不一样,故测得的反射线的强度就有差异。2、 晶体几何学基础晶体是有原子周期排列构成的,它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一样的点在空间有规则地作周期性的无限分布,这些点子的整体构成了空间点阵。点阵中的每一个阵点可以是一个原子或一群原子,这个(群)原子称为基元,基元在空间的重复排列就形成晶体的结构。通过点阵的结点,可以作许多平行的直线族(晶列族)和平行的平面族(晶面族),这样,点阵就成为一些网络,称为晶格。用三个晶面族就可以把晶格分成许多完全一样的平行六面体,这样的平行六米那体称为晶胞,晶胞是由其三边边长 a、b、c 和三边夹角来表示,如图 c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