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框架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初探 【摘 要】“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为当前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育模式的讨论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结合近年来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学校人才培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力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培育出满足目前社会需求的具有高素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 【关键词】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是通过企业反馈,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育社会、企业需求的高素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效性与有用性,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效合作机制,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企业的成本,能够实现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共同进展的“双赢”模式,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教育行业的进展带来契机。 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下,企业对计算机教学的需求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用人单位需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来处理各项事务的技能型高素养人才,社会上的短期培训班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都具有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必须要理解和认同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并且能够熟练操作企业所使用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这就需要企业能够主动的、积极的参加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力求实现为培育自己所需求的人才尽一份力量,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未来的进展壮大培育人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正好适应了企业的这一需求。 (一)操作技能的需求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不单单是要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他们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职业能力的提高。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熟练的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并且具有快速的汉字录入功底,熟悉 Windows、Linux 等操作系统的应用,具有文字处理能力并掌握排版技巧;熟练操作电子表格软件以及会收发电子邮件、下载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能够完全做好办公自动化这一基础性的事务,为企业日常事务的处理以及自身的进展壮大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