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优化中职学生德育管理 【摘要】本文以“羊群效应”为启示,在阐述对“羊群效应”本质认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运用“羊群效应”优化中职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树立良好班风,在班级管理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羊群效应;德育管理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是处于 16-20 周岁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常常通过标新立异的装束显示自我个性。但是,中职学生毕竟缺乏社会阅历,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分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和意志力,一旦见到身边的同学有什么违纪举动时,极易出现从众心理,公然效仿,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进展和班级管理。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及时分析并制止学生的从众心理行为,才能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为此,笔者以“羊群效应”为启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颇具成效,现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沟通如下: 一、认识“羊群效应”,启示班级管理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常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在这个羊群(集体)中只要有一头羊动起来,其它的羊就会群起跟上。比如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奇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有这样一个故事,牧羊人在自己的羊群前面横放了一根木棍。第一只羊率先跳了过去,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会效仿那只领头羊的样子,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牧羊人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才通过。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是比方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运用到教育中,现在的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仍然不足,面对诱惑,常常缺乏必要的推断,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导致“羊群效应”广泛存在,时时都产生着负能量和负效应。因此作为中职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性格特质,因时、因地做出科学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这就是“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启示。 二、运用“羊群效应”,优化班级管理 1.物色“领头羊”,引领勤奋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