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推动素养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推动素养教育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探究以熟练掌握并使用计算机为教学目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进行素养教育的最终体现。 一、明确教改目标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点,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施教;(2)符合人才培育目标的需要;(3)考虑近年来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在确保教育水准的前提下,真正体现因人施教;(4)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进展和个性化进展。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尽快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是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改革的必定要求,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需要,也是培育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水平的需要,更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 3.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 根据人才培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养,体现应知应会。试题的内容包含:选择题(基础知识的考查)、基本操作题(windows 操作平台的使用)、文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office 2024)、上网操作(outlook 和 Internet 的使用)。利用无纸化机器考试。教学大纲上强调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活,教学手段上要强调新,考核方法上要体现变。 二、大力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升我院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 1.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思想进行教材改革。 (1)计算机组成及操作。通过微型计算机的组装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各部件及其组成。 (2)Windows 操作系统。以 Windows 7 为系统平台,通过对桌面的基本操作、窗口的基本操作、菜单的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使用、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7 安全管理等的介绍,充分让学生对任何类型操作系统都能有个很好的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Microsoft Office(Word 2024、Excel 2024、 Powerpoint 2024),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的考试大纲为依据,通过讲解真题,并让学生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 Office 的基本操作。 (4)程序设计基础。通过一些经典算法,完成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的编程。 (5)计算机网络。通过完成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和无线局域网上网的基本操作,组建校园局域网等案列来清楚认识和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6)计算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