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教学设计智堡实验学校 静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探究中掌握 11 乘任何两位自然数和十位数一样、个位数字的和是 10 的速算规律。2、学生经历算一算、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过程,培育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3、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经历探究一些特别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三、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性〞。四、教学准备:课件、探究单、5 分钟的视频五、教学过程:课前视频:最强大脑“人脑 PK 计算机与珠算高手〞〔5 分钟视频〕〔一〕激趣导入1、竞赛激趣。同学们,刚刚的竞赛精彩吗?我们现场也来个竞赛,不比这么难的,就比刚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全体同学组成一队,跟老师 PK。只要有一个小朋友比我算得快,而且算对,就算你们赢。2、引入新课。 〔1〕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吗?观察这些题目的乘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呀?〔都是两位数和 11 相乘〕 〔2〕像这样,一个两位数和 11 相乘的积会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提醒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二〕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1、两位数和 11 相乘。〔1〕自主探究。① 看!这儿有三道两位数与 11 相乘的算式,请小朋友在探究单上列竖式计算。② 校对得数。③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比拟。认真观察、比拟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有什么关系,同桌讨论、商量。 〔2〕比拟发现。谁同意到上面来指着竖式说说你们的发现。① 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②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③ 积“十位上〞的数呢?它又和谁有关系呢?〔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这么长的三句话,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4〕完善理解。① 请根据这个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根据你的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23×11=2□364×11=□□4 59×11=□□9我发现,小朋友们第一题都快速地完成了,填“5〞,5 哪来的呀?〔2 和 3相加〕很会用规律。② 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 10 时,该怎样做?③ 看来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还不完全适合这样的情况,列竖式找答案。④ 校对竖式结果。答复刚刚的疑问〔当个位和十位上的相加满 10,就要向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