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在韩国播出看电视文化的对外传播 【摘要】在媒介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电视文化如何借助我国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达到文化宣传的效果,成为了讨论的重点。本文主要以国产古装剧《琅琊榜》在韩国播出效果为例,对电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创新性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媒介文化;对外传播;琅琊榜 《琅琊榜》作为一部 IP 古装剧,仅 2024 年 10 月 14 日一天,就创下了高达 3 亿 3 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和 1.085%的收视率。最后结局时更是两台双双破一,各大主流视频媒体播放次数累积突破 35 亿,这无疑是一次影视剧的大逆袭。之后《琅琊榜》也相继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播出,版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挖掘。特别是《琅琊榜》在韩播出仅 5 天,始终保持韩网中国电视剧搜索第一,收视率更是跻身了中国电视剧在韩播出排行榜的前三名。 一、《琅琊榜》为什么在韩国获高评价? (一)剧本优良 《琅琊榜》原本就是非常畅销的网络小说作品,这具备了被搬上银幕的先决条件。钟情于《琅琊榜》的受众也会对改编后的电视剧产生期待,给予极大的关注,原先的忠实粉丝也就随之转化为改编剧的受众。一个好的 IP 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以《琅琊榜》为例:首先,它是一部被广阔书迷喜爱的小说作品,有稳定的受众基础,获得了第一次注意力资源。其次,由小说衍生到电视领域,正好契合了受众对于静态作品动态化的期待。原著作者海宴亲自操刀改编碰撞原著党的抵抗态度,使得改编自身就极具话题性,获得了第二次注意力资源。最后,在电视剧热播的同时,游戏、音乐等形成了以“琅琊榜”为核心的品牌效应,大大拉长了 IP 产业链,再次吸引新的注意力资源,将其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IP 剧的出现为中国电视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二)制作精良 韩剧在中国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韩国人的细致和视觉的高要求密切相关。在中国,之所以绝大多数原著小说的书迷会对 IP 剧改编如此抗拒,就是因为改编过程中的粗放,不管是场景、特效,还是服装、语言,都使得演员和原著角色传递的精神大相径庭,让原著也跟着大打折扣。《琅琊榜》能在对审美如此苛刻的韩国受到高评价,与它前期的投入和细节准备息息相关。1、强大的制作团队剧本制作上编剧由原著作者海晏亲自负责,这样保证了文学作品在转化为电视文化过程中的完整度和还原度。其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制作团队。制作团队中要有善于选人用人的谋士、要有丰富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