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于哈佛大学的孤本(代序)卡尔·威特是 19 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 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 14 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 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 岁他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讨论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 1883 年逝世为止。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 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与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该书写于 1818 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但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本。因此,如今看过原书的人极少,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只散见于受他启发的一些教育论著诸如《俗物与天才》、《早期教育和天才》等书中。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育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与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更令人兴奋的是,在 200 年后的中国,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片断理论的启迪和指点下,将女儿培育成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哈佛女孩亦婷》中,她妈妈感慨道:“应该永远感这些早期教育的提倡者和实践者……许多父母已经按书中的方法培育了数百个中国早慧儿童……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亦婷引向哈佛。”现在我们将全书翻译过来,以满足关怀孩子教育的人们了解这本奇书的愿望。因为原文长达一千多页,且其部分都是与主题扯得太远的枯燥议论,又写得杂乱无章,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原书中一些无关紧要之处删除,缩减了篇幅,分出章节,加上标题,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之中把握住原书的脉络,从而更容易理解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假如这本被埋没已久的关于早期教育的书能够给我国的年轻父母有所帮助,通过它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001 年 5 月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原书说明)这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诚然,儿童教育方面的书在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