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k 16#0 万彩涂料公司的进展壮大 制造业是香港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香港工业总会自1988年开始主办每年一度的“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以公开表彰对香港工业及经济繁荣做出贡献且有杰出成就的青年工业家。1995年度有8位企业家获此殊荣,香港万彩涂料公司44岁的执行董事李致远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尽管侯选人众多,评选程序极其严格,评判团成员又皆为香港政府高层官员、资深工业家和专业学院的知名学者,但事实让评委一致认为:李致远先生当之无愧。最终,评判团给他的评语是“决断”、“投入”、“非常投入”、“重视市场及产品进展”。 一、起步:建厂——瞄准市场需求 李致远先生生于1941年,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天资聪慧,20岁就已获得香港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1岁去英国深造,23岁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化工硕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世界著名的英国国际工业油漆厂,负责在亚洲地区设立分厂的计划。年轻气盛的李致远先生踌躇满志,准备借此施展宏图。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位居高层的英国人并未看到潜在的亚洲市场,改变了主意,决定取消这项计划。#1 计划虽遭失败,但李致远先生雄心未减,在香港本土办厂的念头此时已悄悄萌生。李致远先生于1968年回到香港寻找时机。但事实上,他并没有马上投身于创办企业,而是受聘于某公司从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3年。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李致远先生总是幽默地说:“在做上司前,我先拿我的学生来练习领导能力,因为同现在的下属相比,他们远没有那么狡猾……从事教育工作的确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工作严谨,并懂得如何培训人才……”的确,教育工作并未阻隔李致远先生迈向企业家之路,相反,使他结交了不少工商业界的有识之士,为他日后的进展作了辅垫。 80年代初,中英签署联合声明,许多香港人感到前途未卜。然而,对李致远先生来说,无疑是发现“新大陆”的一年。时机来了,因为他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在别人犹豫观望时,他已着手在香港创办油漆厂。关于建厂的初衷,李致远先生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时说:“事实上是客观环境使然。客观环境是:不少厂商依赖国外供应商供应工业用油漆,运输不便已是一个大问题,售后服务不足更令他们大感头痛。因此,厂商对高素养的油漆需求极大,这些实在是在本港建厂的有力依据。” 1982年,李致远先生以20万港币在香港注册了万彩涂料有限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觉,成立之初,他就在众多的油漆产品中,将主导产品定位于生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