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_第1页
1/14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_第2页
2/14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_第3页
3/14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加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未来 10 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 36.68 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进展的历史时期。因此,警惕“建设性破坏”,避开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居景观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进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居住区的房地产开发出现了以“景观”、“环保”、“文化”、“休闲”、“智能”、“绿色健康”等为主题的人居景观设计理念。也就是说,住区的开发设计已经开始向更多地关注景观和文化,提倡住区新的生活方式方面进展。 1、我国现代人居景观设计的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人居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进展。 解放初期,住区规划大多采纳了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在 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的设计理论,居住区范围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城市干道为界,在居住区内设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点;如上海的曹阳新村等。 五十年代中期受原苏联规划理论影响,采纳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方式。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纳封闭的周边式布置,有的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六十年代采纳一条街的形式,沿街两旁各种商店、餐馆、旅馆、剧场等商业文化设施齐全。虽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却也带来居住环境恶化。 以上各阶段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实行低标准,着重解决房荒问题,如几家共用厨房、卫生间等;因此在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方面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 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要求的提高,居住区规划中开始初步涉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但也只是在绿化方面得到了加强七十年代后期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 1981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 14 届大会发出了《华沙宣言》,指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居景观设计分析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