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_0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_0_第1页
1/12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_0_第2页
2/12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_0_第3页
3/12
保险公估业进展论文 从国际上的保险经营现状来看,保险公估公司是保险市场上十分活跃的因素。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理赔业务量的 80%以上是由保险公估公司去完成。我国的保险公司的经营集展业、承保、理赔、防灾防损于一身,形成保险公司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加大了保险公司经营的成本、冲淡了主业的经营、降低了保险的服务职能,已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化趋势的要求。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老一套的经营模式必定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所以从中资保险公司而言,谁率先从这个禁锢中解脱出来,谁就会进展,否则会被严重制约。 保险公估公司在中国保险业的进展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从进展的眼光去看待公估公司未来的前途,市场潜力巨大,有宽阔的进展空间,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一、与国际惯例接轨必定促使保险市场主体分工细化 从保险业的进展趋势上看,随着保险市场成熟、完善,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细。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已不适应国际化趋势的要求。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来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而将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出险后的理赔业务委托保险公估公司去完成。人们不会忘记在美国友邦保险公司 1992 年刚刚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就带来了一种新的展业理念,当时友邦公司在上海招募的代理人是 4000 多人,而上海仅存的两家中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两家公司的正式员工加起来也不足 3000 人,友邦公司这样一种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中国原有的保险经营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二、竞争使保险公司同意将风险评估和估损理算工作交保险公估公司去做 加入 WTO 后,保险供给主体的数量会空前增加,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保险公估业的需求与依赖也逐步增加。这是因为:对于新进入的保险公司,由于公司正处在运作初期,不可能配备齐所需的专业理赔人员,理赔力量相对不足;对于原有公司而言,他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理赔人员,但由于客观上科技的迅猛进展和业务中保险标的的变化,以及主观上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局限也已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而恰恰在此时,新公司的进入、费率的市场化趋势又使其原有利润率大幅下降,若依旧保留原有的理赔人员,不但难以完成新的工作,显然也是一种不经济的做法。 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上看保险公估公司的进展。由于保险经纪人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公司的出现,使保险公司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保险公估业发展论文_0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