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一、选择题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 1~3 题。1.20 世纪 60 年代后( )① 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 5 倍 ③我国气温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 C。通过读图 a,可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持续增加的,但增加值远没有达到原数的 5 倍。由图 b 可知我国目前气温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与两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 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 2℃以 ④近三十年,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增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选 D。由图 b 可知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且近五千年来气温的波动值超过了 3℃。由图 a 可知近三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保温作用增强。3.近年来,与 a 图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① 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动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选 C。由图 a 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由于气温升高,高纬度区域冰雪融化,中纬度地区干旱加剧,而大气层频发强磁暴、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动皆与之无关。读气温变化图,回答 4~6 题。4.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保温作用 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5.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6.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进展干净煤技术,讨论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纳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解析:由气温曲线可以推断,全球气温在升高,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在此影响下,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为抑制全球变暖,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4.D 5.B 6.D7.(2024 年高考卷)近来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 天山博格达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