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调研报告20**年 11 月,合肥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推动合肥跨越式进展的重大举措。三年多来,试点市建设受到广阔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 2024 年工作要点》,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推动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创新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示范区的建设情况,邀请 8 个职能部门、21 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上海、深圳、大庆等城市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科技创新资源现状及试点市建设进展情况我市是较早确立科教兴市战略的城市之一。特别是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服务知识创新、突出企业创新、探究区域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式进展的第一推动力,努力探究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新路子,总体呈现投入增加、实力增强、贡献提升、环境优化的良性进展态势,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工业立市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科教资源雄厚合肥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讨论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 76个;拥有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学校 59 所,博士点171 个。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火灾科学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40 个,其中国家级 4 个。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二)人才资源丰富,智力优势明显我市共有两院院士 31人,其中科学院院士 24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均排序第一;从事科学和教育工作人员比例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24 年底在肥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9953 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6473 人。(三)知识创新活跃,成果丰硕近年来,在肥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承担“863”、“973”和国家科技攻关等课题数百项,获得了大批科技成果及奖项。同步辐射和火灾科学讨论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数多年来名列中部城市第一。“量子通信实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