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我国高校超额负债所存在的风险讨论论文 【摘要】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国家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经费增长速度明显滞后,高校利用银行贷款缓解教育资源短缺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高校债务比重加大,过度贷款本息支出使高校面临严峻的风险,本文就高校过度负债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过度负债;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进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急速扩招,高等教育竞争也日趋激烈,各高校为改善教学环境,扩大学校知名度、影响力和创建一流高校的内在要求,需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赞助等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高校为解决资金缺口,只有寻求银行贷款等其他渠道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高校向银行贷款就意味着有偿使用资金,必须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而过度贷款导致高校面临支付巨额债务本息的压力。近年来,高校如何应对过度负债风险问题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高校过度负债及风险概述 高校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债务风险主要是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过度负债是指高校向银行贷款时未能把握好贷款规模、未恰当地合理估量偿债能力,致使贷款规模过大、负债结构失衡,超过贷款风险警戒线的高校负债。高校过度负债造成高校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本息、财务结构和状况明显恶化、财务失去弹性、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高校面临多种风险。高校过度负债引发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利率变动风险、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等。高校过度负债表现形式为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资不抵债、多头贷款、以贷养贷等。 二、高校过度负债风险成因 (一)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国家以立法形式鼓舞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故高校向银行贷款未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及时监控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国家财政拨入高等教育经费有限,而高校过度负债大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无力偿还贷款,一些学校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个别学校资不抵债。2024 年 3 月吉林大学曾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请求破产,至此高校贷款具有相当普遍性和危害性逐步暴露出来。当高校贷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和调控、高校正常教学因贷款无法偿还而受到影响,甚至破产时,政府承担的风险会加大,将导致重大财政损失,政府将不得不为其偿还贷款。因此高校大规模贷款风险最终将由政府承担。 (二)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