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金融风险传导讨论论文 [摘要]金融风险产生后,假如未被及时化解而长时积累,就会引起金融风险的传导。金融风险的传导有其特定的路径,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导、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导、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和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要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其产生及传导阶段,从而剪断风险传导的链条,从根本上抵御金融危机爆发。 [关键词]金融风险;传导;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展,金融风险也在加剧,并严重地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进展。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伴生物,是在金融活动过程中产生和进展的,是一个动态的进展过程,金融风险不是某种孤立的系统内风险,而会扩散、辐射到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金融风险产生后,假如未被及时化解而长时积累,就会引起金融风险的传导。 一、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传导 金融机构内部某个部门发生了风险,假如没有及时化解,就会引起风险的传导,即传导到该机构的其他部门,然后使该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如信贷部、国际业务部、资产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之间风险的传导。当信贷部在发放贷款时,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很难确保在资金配置上的合理和安全,所以发生资产和收入损失的可能性也在所难免;当贷款不能及时全额收回时,银行会产生不良资产(即信用风险),假如不良资产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其资产质量不佳、收益质量下降;假如此时银行的大部分债务到期,该银行将面临不能偿债的风险,其信用风险就会传导到该金融机构的财务部、资产管理部等,从而使该金融机构面临风险,这就是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传导。 英国 1995 年著名的“巴林事件”,就是由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员里克.尼森越权交易衍生工具带来巨额亏损,再加上巴林银行缺少合理的独立监督机制,为交易员提供了可乘之机,管理层无法及时猎取交易的真实情况,最终因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失控引起巴林银行的破产。尼森在进行衍生品初期交易失败后,为了赢回损失,利用杠杆率(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和实际控制的资金存在一个比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杠杆率”)买入价值 70 亿美元的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及其期权,并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进行涉及 200 亿美元的空头投机,最终使得巴林银行损失 10 亿美元自有资本而破产。 该事件说明,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某个部门的失职(或某个人员的违规操作),将会造成某金融机构的倒闭。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