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账务处理实务时间:2024-06-07 20:30 会计学习网 2471 次阅读[容概况]本讲主要容: 分两节。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七大收入的核算和四大费用核算。 本讲学习要点: 1.收入的特点、分类; 2.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 3.七大收入(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本讲主要容: 分两节。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七大收入的核算和四大费用核算。 本讲学习要点: 1.收入的特点、分类; 2.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 3.七大收入(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的会计处理; 4.费用的分类和构成容; 5.四大费用(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其他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收入的核算 一、收入的特点和分类 (一)特点: 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与企事业单位的收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的来源渠道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因组织的性质不同,收入的来源渠道比较多,主要有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政府部门的补助收入、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形成的收入等。 2.收入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如有些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在取得时,带有时间限制或用途限制,或者两者都有。 (二)分类 收入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包括四种分类) 1.根据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7 种。 2.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的主次分类:可分为主要业务收入(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收收益、无形资产处置净收益)两种。 3.根据收入是否受到限制分类:可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两种。假如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收入为限定性收入;否则为非限定性收入。如捐赠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应当视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是否设置了限制,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进行核算;而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投资收益等一般为非限定性收入,但并非绝对如此。 4.根据收入是否为交换交易形成的分类:可分为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