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_第1页
1/13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_第2页
2/13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_第3页
3/13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2024 年 8 月 25 日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一、 总 论 (一)编制原则 1.突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规划将紧紧把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动因进行重点规划,使工程的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负面效应得到重视并提出防范措施。 2.源于流域规划,高于流域规划 由工程引发的跨流域流量、流态、流质变化,以及由输水主干渠及其联接的调蓄湖库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变化,都是工程活动造成的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需要针对跨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因此,工程生态环境规划既源于流域规划,又高于流域规划。 3.统一分区、统一目标、统一规划 规划把东、中、西三线工程所影响的四大流域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按调水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影响特点,统一划分为调水区、输水区和受水区,统一确定生态保护目标、范围和时限,统一规划,使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与原有的流域、区域生态保护任务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保护系统。 4.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 规划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方针,对各类生态管理区、水源保护区,规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实行必要的工程措施,削减调水不利影响的同时,综合发挥法制、行政和经济手段,实现对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 5.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三阶段并重 规划将分区域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期等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生态保护要求,以完整地体现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设计理念。 6.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规划要力求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调控措施的效果进行方案评估,制定与主体工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工程立项到实施、运营的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划环境背景 1.地下水超采、污染及湿地退化是黄淮海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985年以来,黄淮海流域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量在140亿元左右,影响城市包括太原、石家庄和天津等城市;最近几十年来,海河流域平原地区的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下降了90米和50米。 受沧州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影响,东部咸水西侵,与1984年比较,目前咸水区面积向西扩展了686平方公里,深层淡水矿化度升高了0.768克/升。 20世纪50年代海河流域有万亩以上的洼淀190多个,洼淀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现今,除白洋淀和部分洼淀修建成水库外,大部分的洼淀都已消逝或退化。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