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自然风景园探析论文 摘要: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本文通过对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间德国最重要的园林作品、园林理论及园林设计师的介绍,详细地阐述了德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净化、进展、及结束的历史。 关键字:风景园;歌德;希尔施非尔德;斯开尔;莱内;平克勒 由于受英国风景园(LandscapeGarden)的影响,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大规模地出现了自然风景园,德国园林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期也随之开始了。风景园使德国园林产生了彻底的革命,绝大多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几何园林都在这场变革中全部或部分地被改为自然风景园了。这以后,尽管几何式与自然式两种完全对立的园林形式仍在不停地争论,园林也在这两种形式之间反反复复地变化,但是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十八世纪中叶至今,自然式一直是德国园林设计的主流。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新建的城市公园尽管与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然风景园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园林形式上却是相近的,即都是自然式的。可以说自然风景园彻底改变了当时德国园林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也为当代德国城市公园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今日德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园林,多是这些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中建造的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由此看来,要了解当今德国的园林设计手法,有必要首先了解十八、十九世纪的这场风景园林运动。 (一)早期的自然风景园 1750 年后英国开创的自然风景园思想在欧洲大陆传播,在这种形式下,德国的园林设计师纷纷赴英学习,并且在短时间内把这种新的思想及设计手法带回德国,在德国设计自然风景园或把历史上的几何园林改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自然风景园进入德国的时间大致是 1770 年左右,和英国的情况一样,风景园并非一下子就出现了,它是一个过程,一个旧的根深蒂固的园林设计思想被打破的过程。与已有的上千年历史的几何式园林相比,风景园在德国是一个全新的园林形式,它不再是一个确定的空间,也不再是建筑的室外延伸,更不被建筑的轴线所控制。 与英国相同,风景园在德国出现以前也是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中首先有了崇尚大自然的思想。十八世纪初就已出现了歌颂大自然的文学作品,英国文学对德国文学中这种思潮的产生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英国的风景 诗,如著名的感伤主义诗人汤姆森(J.Thoms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