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水利工程大坝建设的优势与缺陷 我国的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性,每到夏天的时候多会发生暴雨天气,这时就会有严重的洪涝发生,总的来说,我国的淡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然而面对这种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要想获得充足的水资源,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项有力措施,就是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以此来强化各流域的抗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水利进展起到很大的帮助。放眼国内外,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发达的还是进展中的国家,除了本身具有极佳的天然资源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通过修建大坝来提供水的。三峡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75 米。水库正常蓄水位 175 米,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1 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 分析我国的现状,就会发现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像是常见的煤炭,天然气以及石油等等的能源正逐步的面临枯竭的状态。照目前的状态进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能源枯竭。基于这种状况,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能源本身的传统的进展结构,大力的进展可以再生的能源。目前来看,我国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的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照现有的科技程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使上述能源有效地满足社会进展。照目前的状况来讲,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电力来自于水利发电,相比较其他能源再发电方面的表现还相对较差。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水电是当今应用面较广,技术较为先进的能源,有很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 185 年至 1911 年的 2000 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 214 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进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 1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1500 万人口和 150 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2 存在的弊端 2.1 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地区的地貌属于显著地石灰岩。因此建设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石灰岩问题。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