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民俗文化及保护意义 摘要:本文除了对高家堡传统四合院建筑进行论述,主要分析陕北四合院建筑的建造选材、建造活动及装饰主题中所蕴含的传统民俗习俗、传统文化观念,阐述了将建筑及其相关的传统文化作为整体加以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家堡传统四合院;吉祥纹饰;传统文化;整体保护 陕北神木地区高家堡故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位于神木县城西 50km 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 5km。神木高家堡地处蒙汉贸易往来的要冲、长城关隘,不仅在军事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更是昔日晋、陕、蒙、宁等等地方的物资集散地,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展,作为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建筑之一,至今依旧是陕蒙边界贸易重要聚集地,其旅游、观赏价值也越显重要。 1 高家堡传统四合院的建筑特征 神木高家堡现存的民居多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均有三百年以上历史。高家堡隶属自古就有“小北京”之称的榆林地区,其民居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合院形式。高家堡的四合院不仅吸收了京式四合院的优点,而且结合了当地的地型地貌环境、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陕北地区特有的四合院形式。高家堡四合院不同于京式四合院大部分多是独院,虽然也是中轴对称,闭合的四方院落,但正房比较高大,一般为单数开间偶有偶数开间。院落内东、西厢房以 3:5 或 7:9 的间数与正房相配,以求得院落的方正形态。大门多设在院落的四角一隅,并且有两道门,与巷道相连的称大门,大而讲究比较气派,与院落相连的称二门或内门,小且简单精致,两道门呈拐角形式,避开了大门直冲院落,实行了合适的风水建造方式,而且也保护了主人家的隐私。四合院形式凝聚了当地人的智慧,有较高的文化、有用和艺术价值。高家堡四合院记录着当地人的社会观念、审美情趣及美好愿望。四合院的大门多设在四角一隅,正对山墙或影壁,站在门外的人并不能直接看到院内,即使有个别宅户家的大门设置在四合院中轴线上,大门内也会建有一组门扇或影壁遮隔一下,避开了穿堂风直冲院落。高家堡四合院的大门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大门,最为讲究并示人以高大门户,显示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体现了一种门第观念和主人家的经济实力,也是由于山高皇帝远不受当朝政府的约束。四合院内的建筑布局以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的格局展现,是中国一贯的传统伦理道德的体现,因此四合院院内的住房均取势较高,正房坐落在院落主轴线上,房内一般居住的是一家之主;院落两侧厢房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