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培育讨论 摘要:在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战略工程实施背景下,礼仪素养教育在立德树人内涵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对培育德行完善的大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面临的是大学生礼仪知识缺乏、礼仪意识淡薄以及礼仪行为失范等现象。究其原因,与学生自身礼仪意识欠缺、家庭礼仪教育忽略、学校礼仪教育弱化、社会教育缺乏有效引导、先进文化引领不够等主客观因素相关联。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立德行、树人格,从个体、家庭、高校、社会、一体化育人等方面共同发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进而将高校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关键词:立德树人;礼仪素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德育格局 2024 年 12 月 6 日,教育部在京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文化育人”一节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评选‘全国文明校园’,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①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通过礼仪教育所形成的个人礼仪行为,对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促进事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大学生缺乏文明礼仪素养,不知礼、不懂礼、不学礼、不践礼等行为大有存在,这不仅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也将影响高校立德树人事业的顺利推动,关乎践行中国大学之道的方向性战略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对高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具有巨大的精神推动力。因此,推动立德树人,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现状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前提是德行完善。德行完善的一个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礼仪素养表现。从现阶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德行的重要性,认为礼仪素养是德行的主要体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中,大学生常常出现行为不法律规范的现象,礼仪素养堪忧。(一)礼仪知识缺乏。礼仪包含礼节、礼貌、仪表、仪式和礼俗等内容,这其中每一个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法律规范。部分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不够深化,甚至把礼仪法律规范看成了禁锢个性进展的藩篱。不正确的认知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礼仪法律规范上的懈怠,从而出现遵守课堂纪律不严,人与人沟通不顺畅,宿舍人际交往不和谐等问题;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与长者抢道、与幼者斤斤计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