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1、 鼠疫:革兰阴性;主要致病力决定质粒和染色体的毒力岛编码。鼠毒素损害心肌。原发性肺鼠疫最危险。诊断:发病前 10 日到到达鼠疫疫源地或接触过可疑病人。采样:血。治疗首选链霉素。动物间流行:杀灭啮齿动物与其寄生的蚤类。植被和灌溉是控制鼠疫流行的根本方法。鼠疫菌常见的质粒中丧失 PYV,鼠疫菌丧失活力。鉴定鼠疫菌最重要的指标是噬菌体。 临床诊断:〔1〕、高热、严重的毒素中毒病症,病人在 48 小时死亡或进入休克状态。〔2〕、高热,出现具有大、硬、痛、固定特征的淋巴结肿大〔3〕、高热,肺部受累、剧咳,痰中带鲜血。治疗:适当输液,恢复水电解质平衡,输入新奇全血。处理;坚持就地、就近隔离。在接触者中实施预防投药,密切接触者根据已经感染的对待,实施预防性链霉素注射,接触者中不应使用疫苗。2、 霍乱:至今世界已引起七次流行,前六次是古典型,最后一次是埃尔托型。埋伏期 1~3 天,革兰阴性,在小肠定居,别离庆大霉素。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病症:剧烈腹泻、呕吐,无腹痛,无发热。实验室诊断:细菌别离培育治疗:快速足量补液。3、 肝炎:甲肝:15~45 天,平均 30 天。乙肝:30~180 天,平均 70 天。丙肝:15~150 天,平均 50 天。甲型、戊型肝炎粪-口传播,甲型好发少年儿童,戊型:孕妇晚期死亡率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丙型肝炎:输血传播。甲型、戊型肝炎隔离两周。乙肝免疫计划从 1991 年开场。4、 菌痢:甲乙类传染病之首。危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在肠道选择性培育基上和麦康凯平板生长良好。有 47 个血清型,主要有痢疾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志贺菌,我国以福 2a、宋 1 为主。以外毒素致病,外毒素有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症:剧烈呕吐、肚子痛。如不能与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 3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两次便检培育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在没有粪便培育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病症消逝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慢性痢疾者和带菌者粪便培育连续 3 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5、 伤寒:病症:持续发热,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缓脉。肥达实验,监测抗体。首选药氟喹诺酮类。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噻肟。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6、 艾滋病:HIV 对热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HIV 男女比例从最初的 8:1 缩小为 2024 年的 1.8:1.。临床分四期:Ⅰ为急性感染期。Ⅱ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