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质量管理(QC)小组计划书目 录一、质量管理(QC)小组简介二、推行计划概述三、推行方案1.架构说明2.准备、培训阶段3.立法阶段4.宣贯阶段5.实施阶段6.监督改进四、《质量管理(QC)小组程序》 CFLT/QP18-1第一章、质量管理(QC)小组简介一、 质量圈概念 质管圈 QCC 的英文全称是 Quality Control Circle,起源并风靡于日本企业,1962 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首创。中国大陆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或 QC 小组,始于 1978。、称为质管圈,始于 1966 年,始于 1983 年。 在日本,因最初推行时重点在于质量控制,故称为“Quality Control Circle”,即质量控制圈;现在虽然QCC 活动围已不单限于质量控制,而且包括诸如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采购质量、技术开发、成本控制、工业安全等问题,但在日本仍沿称 QCC。质管圈在日本、国、、运用得很好,在东南亚被广泛应用,东南亚、欧美各地,较普遍的叫法仍是 Quality Circles。所谓质管圈 QCC 乃是由一样、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体(一般 3~7 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根据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质管手法(QC 7 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与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质管形式。质管圈给组织高、中、基层人员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特别是基层人员,质管圈能使他们充分表现自己。质管圈是目标管理技术、人性管理技术、重点管理技术与问题分析技术的综合体,它不但可以协助解决部门的重要问题,更可以做到激励士气的效果。质量圈的概念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即:a. 与工人相关联的方面。 b. 与管理责任以与需要管理层执行的方面。与工人相关联的方面:1.持续改进、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等的质量。 2.自主管理。 3.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 即利用基本的统计系统和计划工具等。 4.通过进展基层被雇佣者的能力来实现他们的自我进展, 相互进展, 达到自我实现。 5.使工作场所更好, 充满活力。 6.使他们独立工作, 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 7.客户的满意来自于物美价廉、没有缺陷的产品, 与时的送货与快速的服务。 8.社会贡献。 与管理层相关联的方面:1.经理应当自行实施 TQM 或类似的哲学, 以便他们能够实现他们对企业的主要责任。 2.获得的这类知识有助于向质量圈行为提供所需的环境。 3.不断地给予恰当的支持与指导。 4.这类情况有助于制造对人性的尊重。 5.同时能够使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