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园进展路径讨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旅游业进展的必定趋势。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就是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景区。如何在进展旅游业的同时,做好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大多数学者历来都较为重视的讨论话题。基于此,结合“文化+旅游”理念对嵩山文化产业园分析探讨其进展路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嵩山文化产业园;进展路径 在我国旅游产业的进展已逐渐达到市场的饱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已是必定的趋势。而文化产业因为与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吸引了大多数学者的讨论,虽然二者之间早已存在交叉和融合,但是仍有隔阂存在。在 2024 年 3月初,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进展“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1]。为了缓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进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除隔阂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关于对文化与旅游两个产业之间内在联系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国内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讨论多为定性分析,大多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缺乏定量讨论方法。基于此,通过阅读文献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与融合路径以及融合模式深化了解,结合嵩山文化产业园的资源构成、产业布局、演化模式、创新手段,探讨适合当地的产业融合进展模式。 1 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梳理 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2024 年 国 家 统 计 局 颁 布 了 新 修 订 的 《 文 化 及 相 关 产 业 分 类(2024)》提出,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关于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由于讨论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不同,但共识性的因素主要是围绕着“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所以对旅游产业概念可以表述为:“以旅游者为对象,借助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等需求,来实现旅游者精神和物质追求的综合性产业”[3]。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政策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