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kVA 有源滤波器总体设计方案2024-2-21目录绪论展望设计 1 系统参数要求2 系统方案确定3 系统各电路的设计 3.1 主电路的设计 3.2 电流、电压检测调理电路的设计 3.3 外扩 A/D 转换电路的设计 3.4 DSP 控制电路的设计 3.5 隔离驱动电路的设计 3.6 预充电电路设计 3.7 人机界面的设计 3.8 启动投切与故障报警电路的设计 3.9 电源设计4 系统软件流程其它附件 1:系统原理图附件 2:器件相关资料绪论引言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是一种“污染”,它们降低了系统电压正弦波形的质量,不但严重地影响电力系统自身,而且还危与用户和周围的通信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推广应用,非线性负荷的迅速增加(例如电气机车、工业电炉等的应用),特别是高压直流输电的运用,谐波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并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减小谐波影响的技术措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谐波源出发,减少谐波的产生;二是安装滤波装置。常见的滤波器包括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以与混合滤波器。无源滤波器(PF:Passive Filter)也称为 LC 滤波器,是由滤波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适当组合而成的滤波装置。无源滤波器的工业应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设计方法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但其滤波效果依赖于系统阻抗特性,并容易受温度漂移、网络上谐波污染程度、滤波电容老化与非线性负荷的影响。此外,无源滤波器仅能对特定的谐波进行有效地衰减,而出于经济和占地面积方面的考虑,滤波器个数均是有限的,所以对谐波含量丰富的场合,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无源滤波器对应的是有源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纳开关变换器消除谐波电流,克服了无源滤波器的缺点。有源电力滤波器有着无源滤波器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有源滤波器的进展历史有源滤波器的思想最早出现于 1969 年 B.M.Bird 和 J.F.Marsh 的论文中。文中描述了通过向沟通电源注入三次谐波电流以减少电源中的谐波,改善电源电流波形的新方法。文中所述的方法认为是有源滤波器思想的诞生。1971 年日本的 H.Sasaki 和 T.Machida 完整描述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1976 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 L.Gyugyi 和E.C.Strycula 提出了采纳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确定了主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从原理上阐明了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理想的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