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利率互换管理信用风险的创新性探讨鹏 郭辉铭摘要:在信用事件多发阶段,债券市场上与风险暴露相关的信息成本急剧上升。利率互换(IRS)作为进展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激励投资者充分发掘与信用风险有关的信息。本文回顾了相关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风险防体系面临的挑战,重点就如何创新性使用 IRS 来管理信用风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利率互换 风险定价 信用风险近期,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风险暴露呈抬头趋势,2024 年末,“诚至金开 1 号”信托计划出现兑付危机,30 亿元本金安全受到威胁。此风波虽已暂告平息,但非标产品中类似的“定时炸弹”已成为高悬于金融市场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4年 3 月 4 日,超日太阳能公司公告称“11 超日债”原定 8980 亿元的利息仅能支付 400万元,从而成为国首例违约的债券。一时间,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引发广泛的忧虑。在当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尚不够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有效防风险的有效之举是灵活运用现有的金融市场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利率互换( Interest Rate Swap,IRS)是进展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性地运用该产品可以激励投资者充分发掘与信用风险有关的信息,强化风险的价格发现,实现信用风险的市场化分担。理论基础信息经济学讨论发现,在现实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之下,信息成本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Mankiw 和 Reis(2024)指出,信息成本包括猎取信息的成本、吸收信息的成本和处理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有成本,人们会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确定信息猎取率或信息到达率。人们并不总是基于最新的信息做出决策(粘性信息),或由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而放弃某些信息(理性无知)。这些摩擦因素造成经济在面对冲击时难以快速恢复到均衡状态(Mankiw 和 Reis,2024;Sims,2024)。因此,更有效的信息猎取手段对于平滑经济波动也具有积极意义。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上,信息成本对冲击的放大作用更加明显。大量讨论显示,当经济景气走弱时,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将呈上升趋势。而且,根据 Merton 模型(Merton,1974;Vasicek,2024),投资者持有公司债券相当于向公司所有者售出一个看跌期权(Put),当公司价值下降到某个与债务水平相关的门槛值以下时,公司所有者将违约。因此,当经济景气走低时,公司价值下降会造成信用风险趋势性上升 。Mishkin(1990)指出,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