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剖析 摘要:5.12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有两年的时间了。让我们看到惨不忍睹的是由于地震导致的众多房屋倒塌,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本文就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也就是人们在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通过对 2024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建筑破坏调查,认为此次系列地震震害较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没有按法律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汶川大地震中因建筑损毁所带来的严重人员伤亡,建筑抗震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市民都认为高层比砖混好,其实不是这个道理。虽然砖的强度比混凝土弱一些,但是抗震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则通过增加圈梁、柱子的数量,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因此在设计法律规范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楼盘抗震标准是一样的,建筑结构工程师都会保证抗震性能,没有“塔楼比砖混结构的多层效果好”等说法。本文结合实践,分别对抗震性能密切相关的结构形式和应注意的几个要素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几种常见结构的抗震性能 目前,民用建筑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这 4 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1、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建筑被誉为 21 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可循环使用的建筑结构,符合进展节能省地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进展的要求。钢结构建筑一是重量轻、强度高。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使用面积比钢筋凝土住宅提高 4%左右。二是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从理论上讲钢结构的建筑比框架跟砖混的结构结实的多,使用年限也长。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和其它原因,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随着高科技的进展,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将不断更新与变化,对建筑总体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将是人们的首选结构形式。 2、框架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