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王 冬 (林业大学 100083)摘 要:植物景观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现代园林中空间围合、景观制造等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由园林植物,特别是园林树木来营造。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既要满足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规律,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以与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关键词:植物景观;园林树木 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制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一、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明显的衬托作用。首先是色彩的衬托,用植物的绿色衬托建筑的色调,可突出建筑的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来衬托建筑的人工质感和规则的形体。 园林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有自然的隐露作用。园林建筑在园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另外由建筑向外观景时屋檐下的树干﹑树叶又可以成为“前景”,平添无限生趣。 下面以然亭华夏名亭园中的醉翁亭周边的种植设计来说明。 醉翁亭位于省琅琊山,然亭公园于 1986 年仿建,其环境按欧阳修《醉瓮亭记》文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之上者,醉瓮亭也”的描述进行设计。亭北有酿泉,酿泉之北为一较开阔种植区称“醒园”。 醒园植物配置种类﹑层次还是比较丰富的。园南一条路通向水边,与亭成一条轴线。此路口为主要观景处。 从此处欣赏醒园立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边一株山杏繁茂的树冠,是为前景。接着是一片较为开阔的草坪,另人感到心情豁达愉悦。接着是一条逐渐收紧的透景线,隐约直达醉翁亭。我认为这是醒园设计最为精彩处,这条 V 形的透景线既完美的完成了由开阔的草坪与紧凑的酿泉间的过渡,又呼应了由水前的路﹑亭以与亭南石刻组成的中轴。同时又符合“若隐若现”,“隐而不漏”的设计原则。 之后是植于一小地形之上的油松,而酿泉之畔的那株山桃似乎成为醒园种植设计中的小高潮,它倾斜探出,恰到好处地掩住了醉翁亭一半的屋顶,使亭看上去更加轻快。此处设计虽然独到,但我认为还不尽完美。因为从醒园北面望去,那株山桃仿佛将要倾倒,给人一种不安全的心理感受,若改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