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灌区泥沙处理管理论文 1 灌区简介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总面积 1183km2。主要浇灌新、焦两市的 8 县(市、区)45个乡(镇)的土地,并承担新乡市城市用水的任务。设计灌溉面积88.6 万亩,实灌面积 60 万亩。设计引水流量 60m3/s。 灌区有渠灌、排水、沉沙、井灌四套工程系统。1987 年以前有沉沙池,自流沉沙,目前,已被迫浑水灌溉。开灌以来,人民胜利渠从黄河引水 294.95 亿 m3,引沙 43451.63 万 t,年均引沙量924.50 万 t,平均含沙量 14.73kg/m3。其中农业灌溉引水年平均引沙量 539 万 t。 人民胜利渠 40 余年来,灌区泥沙淤积分布,主要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段:由开灌初的 1952 年~1981 年,整个时段沉沙池以处理泥沙为主要措施。第二时段由 1981 年~1986 年,这一阶段沉沙池是二次复淤,与第一阶段相比拦沙率下降,处理泥沙主要是利用沉沙池和输沙至田并举。第三阶段:由 1986 年以来,原来的沉沙池都已还耕停用,不能集中处理泥沙。所以,这一阶段引进的泥沙主要淤积在渠道内和田间,其中灌溉渠道内约 50%,田间约34%。 2 灌区泥沙处理措施 人民胜利渠开灌以来,根据泥沙的处理方式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2.1 结合沉沙改土处理泥沙的措施 2.1.1 渠首引水防沙 要想解决灌区的泥沙问题,首先是要考虑在渠首尽可能的少引沙。人民胜利渠开灌初期,闸前防沙主要是利用环流理论,实行一系列工程措施,如凹岸建闸,锐角引水、修建拦沙潜堰、安设导流系统等,这些工程措施,使入渠含沙量减少 10~30%,引沙比为 0.9~0.7。之后,由于黄河主流南移,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法。即:在引水渠淤死时,用 4PL—250 型泥浆泵代替人工挖淤;在引水口门局部淤死或即将淤死时,用配备喷枪的机船将淤沙冲起,同时开闸拉渠;每次引水结束前,在机船尾部挂上拖具在引水渠中往返行使,拖起泥沙,浚深引水渠,延长停水期间的回淤时间。同时在防止拉滩,避沙峰引水及控制引水量等方面都有其很好的效果。 2.1.2 渠系合理配水 在灌区内合理配水,是减轻和防止渠道淤积的有效措施,经过系统的观测讨论,分析了不冲不淤流量与来水含沙量的关系,能够计算出不同来水含沙量情况下,各渠道的不淤最小流量。当实际流量远小于这一流量时,就关闸停灌;当枯水期渠首引水少,不够分时,实行集中用水。同时,通过合理配水,将细颗粒泥沙输送到田间,起到改良土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