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遴选称心的供应商商品采购是商业活动的起点。以往,百货公司依靠的是占据商业旺地及其传统业态优势“要挟”供应商,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将供应商摆在不平等的地位讨价还价。现在商业业态与竞争方式日趋多样复杂,商家要想真正实现低价格、低成本,必须摒弃传统的简单思维,根据商业进货渠道少环节、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效益的原则,避开批发等中间环节,直接向生产厂家进货。美国商业巨头沃尔玛实行向生产厂家直接订货的策略,使得采购成本降低了2%~6%。 然而,仅靠向生产厂家直接进货还远远不够,商家要成为“赢家”必须跳出价格的局限,站在最终消费者的角度,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和驱动力审视整体供应链。因此,专业化、高层次商业采购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对生产型供应商的管理,商业采购的业务合作对象是工业企业。供应商管理的起点是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选择的来源是供应市场,选择的过程与根据则是供应商审核。 圈定入围选手 采购既要站在顾客需求的角度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了解商品市场的状况,同时更要从专业化的立场完整了解供应市场。现实中,企业针对自己销售的目标市场大多会进行比较深化的讨论,但对于采购的供应市场开展系统调研的却不多见。在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情况下,一般商业企业更是被动地“等货上门”,完全放弃主动了解市场、优选供应商的上游控制机会。 供应市场讨论是采购的前期工作,也是供应商考核与选择的基础。它针对所采购的商品或服务,系统地进行供应商、供应价格、供应量等相关情报数据的调研、收集、整理和归纳。它包括供应商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讨论、供应行业及其市场的中观经济讨论以及供应厂商的微观经济讨论。 供应市场讨论作为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连续进行。比如说收集市场信息及价格数据,也可以针对某项商品专门实施。讨论的方法有定性讨论和定量讨论,时间跨度可长可短,主要步骤包括: 1.确定目标:针对什么商品、现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如何猎取信息、谁负责猎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信息来源于哪里、市场范围多大等。 2.成效分析:讨论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讨论是否有附加值等。 3.可行性分析:现在已有什么信息,从可掌握的刊物、网络、年报、统计材料等可能猎取哪些信息,是否需要利用咨询公司,是否要外出调研等。 4.制订讨论方案及方案实施:确定市场调研的具体安排,包括目标、工作内容、时间进度、负责人、所需资源等,然后按确定的方案开展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