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是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会事半功倍,影响深远。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制造的所有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养进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治理水平和促进学生进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一、 班级教室文化建设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制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的物质文化氛围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与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育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我们仅给同学提一些建议。布置时让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我最棒”、“学海泛舟”、“心愿心语”、“图书角”都一一美化,成了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育了学生的制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充满情趣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教育人、培育人和熏人的目的。美化班级物质文化,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