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进展瓶颈与贡献 目常州市软科学计划项目(CR20249030)。作者简介王迪(198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从事生态农业与贸易经济方面的讨论与教学工作。收稿日期 2024-09-30 进入 21 世纪以来,常州市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金坛、溧阳先后被列为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市),形成了“一稻二鸭”、“蚕鸡套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开发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进程加快,生态观光农业进展迅速。然而,在市场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背景下,常州市生态农业的进展也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常州市生态农业的进展基础,揭示了制约生态农业进展的瓶颈并探讨其突破路径,旨在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持续进展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生态化转型提供参考。 1 常州市生态农业的进展基础 1.1 资源基础 常州市境内山、丘、平原兼有,地势起伏相依,全市大多数地区在生态农业上均具有十分优越的进展潜力。丘陵山区以溧阳南山和金坛茅山为主,区内水、土、气环境清洁,环境质量均为国家一、二级标准,是开发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宝地;中部和东部为宽阔的平原和圩区,境内有长荡湖、滆湖、太湖、长江等“三湖一江”,水网密布且水质优良,水面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水资源总量约为 16.30×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57×108m3,大多地区水质保持国家二、三类标准,不包括水田可养殖水面达 2.20×103hm2,是进展生态农渔业的理想之地。 1.2 产业基础 1.2.1 主导产业进展态势良好。 常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商品化比例较高,目前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比例达到了 80%。2024 年,10 种优势农产品(设施西瓜、溧阳白芹、河蟹、青虾、瘦肉型猪、雪山草鸡、高档绿茶、番茄、水蜜桃、葡萄)突破 1 亿元销售大关,这些主导产业为常州市生态农业的进展提供了较好的载体。 1.2.2 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 该市形成了洮滆平原花木、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特种水产、武进东部时令水果、金溧丘陵山区特色茶果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五大产 业 带 区 。 生 猪 、 肉 禽 、 蛋 禽 的 规 模 养 殖 比 重 分 别 达65%、94%、89%。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的特色产业为常州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