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货币供给本章思考题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进展。答:(1)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在纸币流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化讨论了。(2)信用制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还有其现实可能性,这就是信用制造学说的产生与进展。信用制造学说兴起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是如何形成的和怎么运行的等问题开始明朗化,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实行什么方法加以控制等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3)货币供给理论的进展过程① 萌芽期。信用制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② 成长期。货币供给理论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有了长足的进展a.早期影响最大的是米德和丁百根两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作了系统的讨论,他们将实证讨论方法引进货币供给理论。b.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二人合著的《1867~1960 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c.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卡甘于 1965 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 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这一讨论成果是对近一百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化的分析。d.货币供给理论经过以上学者的进展,尽管存在一些不同观点,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由强力货币(亦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货币供给模型,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答:(1)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亦称强力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MS=mB(MS 为货币供给量,m 为货币乘数,B 为基础货币)。这就是货币供给理论的一般模型。(2)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是指起制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制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制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3)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指银行系统通过对一定量的基础货币运用之后,所制造的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3.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答:银行自身具有制造资金来源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