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摘 要: 文章通过阐述协同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契合性,论述了协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从树立高校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协同配合、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性“协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 1971 年在《协同学》一书中提出,指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形成协同发展效应,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在研究之中将协同理论与创新理论二者结合了起来,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新理念,其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提出的,“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借助网络进行工作思路、工作信息、工作状况等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实现共同的集体愿景。”[1]总言之,协同创新就是将所有的创新要素进行不断的整合以及所有的创新资源在整个系统内部实现无障碍流动。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困境,最主要问题之一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较为分散,各种教育资源与要素之间不能有效的整合,教育主体之间沟通交流不够,缺乏合作,高校工作机制不健全等,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率与效果,所以亟需加强高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与创新,要将“协同创新”理论深入运行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意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各主体、多资源、全过程紧密结合、有效整合、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人力、信息、知识进行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育人目标。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意义(一)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工作理念这一行动指南的作用。而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政教育的 问题,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感知不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较差,学校党委团委和思政课专职教师比较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学校的其他相当部分职能部门教职工在工作中却较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大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