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摘要: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为着力拓展多种健康教育渠道,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完善健康教育保障措施,建立健康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教育;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2024 年 10 月 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形成鲜亮对比的是,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024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进展历程》指出,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 年提高 2%~3%。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全方位保障高校大学生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健康中国”概念是 2024 年 12 月由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首先提出的,其在《中国卫生》发表了《实施“健康中国 2024”战略》的论文。2024 年 1 月,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讨论实施“健康中国 2024”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并组织多学科力量于 2024 年讨论制订出《“健康中国 2024”战略讨论报告》,包括总报告和 6 个分报告[1],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进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进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进展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但尚未提出适应国民健康需求的健康教育政策 。2024 年 3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打造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会议公报,首次提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1],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并入“十三五”规划中。针对“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2024年 8 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全民健康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