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从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谈起,进而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存在的互融问题,最后重点探究二者互融的路径与对策,希望能够为提升高校人才培育质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政教育;高校;互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择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高校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和灌输创业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有意识做好创业的相关准备,进而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思政教育还要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多为学生创设实践学习的机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互融是高校教育进展的时代趋势,如何寻找二者有机结合的新突破,是目前高校应该重视并落实解决的重要课题。此外,由于大学生之前的学习生活十分压抑,而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一时会无法自控,而对于日后毕业的压力认识较为淡薄,同时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犯罪及网瘾恶习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同时为学生日后就业做好准备,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要全力互融,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实效,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互融问题分析 1.学生对创业存在认知误区。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从总体上来讲,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很大的问题在于教育存在功能性缺失,致使学生对创业认知存在较大的误区。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创业等同于创办企业,这种缺乏全面的理解,其实会让学生对创业产生各种畏惧思想。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中将近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同时又觉得目标离自己又非常遥远,进而对创业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甚至觉得创业教育与自己无关,无用论思想开始滋生。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创业充满期待,但是却不屑从起步做起,总认为小打小闹不具挑战性,甚至对淘宝小店、销售和摆地摊等初级形式特别排斥。同时自傲情绪普遍存在,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仅具有学历而且又掌握一定的技能,做一些基础的创业实践有些屈才,是掉身价的事情。学生总是在幻想和等待机会,殊不知创业却离自己越来越远。2.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思政教育的范畴十分广泛,涉及了各种关乎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认知。然而一直以来,传统思政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灌输式教学,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对学生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