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新素养教育新模式 摘要:高等教育已把培育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素养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随着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推动,对其服务形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素养教育中一些新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素养教育;新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进展,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创新型人才,高校已经把创新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育的体系。十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素养教育中做出了一些探究和实践,并充分证明了图书馆通过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等方面在学生创新素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二、创新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创新教育是以培育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素养教育是培育学生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素养教育主要通过在资源建设、流通阅览、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展开。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在创新素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和图书馆对创新素养教育重视不够,处于随意状态,没有创新素养教育实施、评价方案及考核机制等长远规划和保障机制。二是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育,缺乏灵活性,培育模式传统落后、不注重动手动脑等行为和思维能力的培育。三是图书馆开展创新素养教育活动内容单一随意、没有可持续性,缺乏品牌效应。第四,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服务。出现了信息资源不对称,师生互动不及时、不通畅等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创新素养教育新模式、新途径的探究 随着科技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已经把创新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育过程的始终。高校图书馆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素养教育,探究创新素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一)建立校级创新素养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管理机构,指导和推动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对学生创新素养教育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组织机构并制定创新素养培育方案和工作规划,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育计划中。管理机构由图书馆、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组成。在图书馆设立创新素养教育基地和小组,全面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工作。把创新素养教育各项实践活动正式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健全相关的激励及学分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参加图书馆各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