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本质建构 摘要:创业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幸福文化与创业文化都是以价值观或价值理念作为它们文化的支撑,形成稳定的文化本质核心。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文化培育存在诸多困境,探究将幸福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当中,以幸福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本质建构,突出对大学生科学正确价值理念的教育以及生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幸福文化;创业文化;高校大学生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融入幸福文化元素,对他们的创业进展与自身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诺亚财宝创始人汪静波在“做一个幸福的创业者”中提到“创业其实很幸福的,因为你在追寻一个你喜爱的目标,哪怕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但你还是有一种非常充实的感受。”因此大学生要做一个幸福的创业者,将幸福的文化融入创业文化中,并作为创业文化凸显的本质特性。 一、幸福文化与创业文化的内在联系 何谓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1]康德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尽管幸福使拥有幸福的人感到愉悦,但它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全面的善;相反,它总是以合乎道德的行为为其前提条件。”[2]显然,两位哲人都把幸福与道德绑在一起,并要求要在合乎道德标准的范围内行事,那才是真正幸福。其实对幸福的感受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但前提基本上是认为幸福是一种稳定的,给人愉悦、满足、欢乐宁静的美好心境,而产生这种宁静的根源在于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构成了所谓的幸福文化,它包括精神性与超越性、包括道德性与价值性、包括制造性与追求性。陈湘舸教授认为“所谓的幸福文化,是指一种以幸福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讨论和实施正确的幸福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幸福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3]因此,幸福文化的核心理念应该选择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使主体对外界的所有实践活动都能遵循幸福的准则或特性,从而补充和完善丰富了幸福文化的本质内涵的认同。对于创业文化,目前中国讨论学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创业文化做了一些界定。胡大敖把创业文化阐述为开创事业的勇气、心理,价值观念与鼓舞创业,以经营经济资源为手段,积累财宝并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是社会环境的总和。[4]周学宝认为创业文化指所有这些进行广义创业活动的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的价值观体系和创业精神,包括创业技能、进取心,事业心与意志力,以人为本,团结合作,冒险精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