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_第1页
1/9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_第2页
2/9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_第3页
3/9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叙述高校大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的帮助由衷地怀着感恩的心理并真诚地回报的一种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高校大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中,很多“90 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人物,部分大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大学生的身心进展。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 1)认知方面,即大学生认同和知道自己从外界所得到的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经调查发现,有 88.3%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很重要的,并有 79.8%的大学生有过感恩的经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恩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想要回报社会、回报自然、回报他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这种感恩意识的来源,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获得的。2)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感恩的行为。据了解,辽宁某高校内,总计 5000 余名学生,有 4859 人表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非常辛苦,对此表示感恩;有 3726 名学生表示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生活中嘘寒问暖,工作上常常指导,学习上一直帮助,对此也表示感恩。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认为:父母生我就必须养我,在学校是教了学费的,老师就必须时刻帮助我。从以上数据当中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感恩、心存感恩,但仍然有少数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3)实践方面,对于感恩的实践做法,就是将这种感恩情怀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有 65.2%的大学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有 20.3%的同学仅知道父母出生的月和日,却记不清父母的属相;有 78.8%的同学会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去电话祝福或者小礼物;在对除接受父母以外的人的帮助时,也会适时地帮助别人,分享其他人的喜怒哀乐,间或还会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大学生的感恩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进一步地将感恩意识转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