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质状况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是掌握现代化专业技术知识的年青一代,是迎接 21 世纪挑战的有生力量,是当前社会激烈经济竞争的最大挑战者。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可以说大学生身体素养的健康状况与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进展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实施10 多年,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展,激励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个体综合评价。可是从对高校学生进行的体能测试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养不升反降,进而严重影响到我国现代人才培育的质量,必定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这也向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曾经透露:近 20 多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持续在下降,学生肥胖率,特别是城市学生的肥胖率在迅速增加,眼睛近视的比例高达 83%。202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现代高校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身体素养进展严重不平衡,身体形态上超重、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男生的上肢力量较小,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减弱,男女生有氧耐力跑的能力较差,明显反映出学生严重缺少力量练习和有氧耐力的训练 。202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是大学生身体素养成绩持续下滑,城市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增长趋势依旧强劲,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目前,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学生超重、肥胖人数的增加,与相对缺失有效的运动锻炼有关。同时,还有学生染上如酗酒、上网、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间接地对学生身体素养产生不良影响。(2)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意识虽较以前有所改变,但仍旧较为淡薄,并且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呈现多元化,多数学生仅仅把体育课堂当成自由活动的空间,课堂教学中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都达不到要求,只是象征性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缺乏进行锻炼的积极性,缺乏学习运动技术的热情,更不清楚怎样才能通过体育锻炼来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缺乏对健身的理论知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方法的认识和了解。(3)不当的体育教学或者体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也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从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学生的各项身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