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博文化影响分析 一、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微博文化是以电脑或手机登录终端为载体,以互联网作为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微博上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信息沟通并影响和改变现实中个体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新型媒介文化。[2]微博文化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导向,它正引发一场“微革命”。立足于健康的微博文化建设,将其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已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微博文化有利于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 随着时代形势的进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猛进展,不但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大学生是接受新奇事物最快的群体,对他们来说,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和冲击力。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网络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不可避开地出现新的变化,这无疑给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理念,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单一化灌输,过分强调理论武装和统一思想,把大学生看作被教育和被改造的对象,却忽视了其个体特征和个体诉求,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过于机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居高临下地说教与灌输,事实上并没有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强大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充分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与飞速进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在信息化的大趋势中,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要想继续发挥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进行理念创新,而微博文化的迅猛进展,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微博,发布者以其简洁的文字,搭配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可以快速地在网络世界进行传播。3G 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为受众提供了即时发布微博、享受即时资讯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把微博作为开展思想宣传和学习教育等工作的重要阵地,不仅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增强其影响的辐射力。 (二)微博文化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沟通渠道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一般实行学校主导和说教式的方式方法,由于某些工作手段和方法的落后,不够与时俱进,常常会给大学生一种“僵化陈旧”的误解,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现实中难以发挥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