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师德建设途径分析 1 高校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目前,高校老师师德方面总体情况是好的,绝大多数老师热爱职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取向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也冲击影响着老师队伍,高校老师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德缺失”现象。 1.1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治信念不够坚定。个别老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缺乏理想信念,追求名利地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爱岗敬业精神不强。部分老师把从事老师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少数老师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三是教书育人意识淡薄。部分老师只满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对学生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培育,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是学术道德下滑。个别老师缺乏学术诚信、严谨治学的态度,时有发生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抄袭、剽窃、伪造学术成果等。五是为人师表意识不强。少数老师缺乏自尊自爱,如有的上课自由散漫,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甚至有个别老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 1.2 师德问题成因剖析 上述师德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得少数老师心理失衡,价值观发生偏移,影响了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部分学校重师能、轻师德,对老师缺乏有效而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忽视师德在老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导致部分老师漠视师德师风教育。四是师德师风监督机制不到位,目前很难实行一种有效的方式去界定和测评老师的师德状况,从而导致有些素养不高的人被选进了老师队伍。五是部分老师法纪观念、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加强高校老师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老师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育者,也是学校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更是优良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事关社会的进展和民族的振兴。 2.1 坚定职业信仰是加强高校老师师德建设的基础 信仰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特定的信仰系统可以支撑特定的道德体系。信仰系统的存在可以使职业变得神圣起来,职业信仰可以提升现实人格的境界和心理感受。老师把职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和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道德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