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_第1页
1/10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_第2页
2/10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_第3页
3/10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讨论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管理会计进展促使法人主体的高校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会计诞生于 20 世纪初,当时的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进展不仅依赖于产值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楼继伟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有关信息预测前景、参加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服务。通过管理会计逐步推广,树立高校成本核算模式,促进高校提高理财水平和预算绩效考核。 (2)教育资源浪费催生高校加强成本管理。在现实环境中,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影响进展的瓶颈,要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拓展新思路,争创新路子,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目前,高校仍然存在诸多因素限制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甚至还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例如:校舍、专用仪器设备、图书期刊等的使用率不高,闲置现象严重;高校大众化专业设置趋同;科研成果转化效益低。 (3)教育体制改革助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高校已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办转变为独立法人实体,高校在自主办学、人才引进、招生就业、内涵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诸多领域已经逐渐与市场接轨,讨论适应市场的需要,而相应的办学风险也随之产生。由于高校传统的会计核算已很难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特别是政策和决策的制定需求,随之产生管理会计,提倡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有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进展。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形成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了 10 余篇文章,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他指出了对教育的投资最终体现为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一种有回报的投资,教育的受益分为社会受益和私人受益两个方面。根据谁受益、谁付款这一原则,高校教育成本就应该由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人力资本理论为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准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系统理论的公共产品理论,最初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建立,它是财政学的一次飞跃。公共产品理论根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