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讨论 [摘要]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多体参加式的协同运行本质,个体成员馆之间的权益关系平衡以及彼此的协同进展是其存在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本文从参加约束激励、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个维度阐释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参加激励;共享动机;合作行动能力 高校人才培育的共性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的相似性,而高校在学科进展以及人才培育优势上的差异,也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呈现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1][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满足上述多样化的知识资源需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多主体参加的协同运行组织,成员馆之间关系不仅会影响其他成员馆的运行,也会影响到整个联盟的运行。因此参加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平衡以及彼此的协同进展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存在依据,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提升整个联盟的资源建设能力和共享范畴。本文拟从成员馆的参加约束、资源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方面来阐释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 一、成员馆的参加约束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成员馆具有双重的主体身份,一方面其是个体,是独立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另一方面其又是整个联盟的一部分,或者是与其他成员馆组成的小团体的一部分,是更高层次主体的一个部分,体现着大主体的个性,即所有参加成员馆的共性[3],这种双重主体的身份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的。个体成员馆之所以参加联盟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有一个最基本的个体理性约束,即可以获得基础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持(诸如资源建设方案或者元数据标准体系的共享等),没有参加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个体成员馆是无法获得联盟的基础资源支持的,而且无法得到联盟平台所能够给予的资源建设与服务视野。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几乎所有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都是以具体的项目形式开展的,在这些资源建设和服务项目中,个体成员馆的角色不是对称而等同的,有些个体成员馆提出某些资源建设与服务目标,并为设定详细而明确的规划,主动寻求目标实现所需的合作成员馆,而有些成员馆就成为他者寻求并成为他者实现目的的依据[4]。个体成员馆作为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的跟随者之所以参加到他馆引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也是要满足自身的个体理性约束,并期望能从参加他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