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实践与讨论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材施教”思想逐渐被人们创新和深化,演化成为今日人们所说的差异化教学,这种差异教学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需要通过实践去讨论如何将其有效融入教学之中。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为例,探究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教学设计方式,为差异化教学理论与体系构建提供实践参照依据。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毕业设计;教学设计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教育家孔子就提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差异教学”思想。而社会进展至今,教育教学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差异教学思想在新时代也势必有了新的进展和创新。一方面,从教育形势与背景上来说,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化教育,高校在校生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扩大带来一系列教学改革的需求;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手段来说,当今现代化技术正在与教育融合,为差异化教学服务。 一、差异教学模式简介 随着科技的进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材施教”思想逐渐被人们创新和深化,成为了今日人们所说的差异教学。我国学者华国栋认为:“差异化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进展的教学。差异教学是相对于大统一教学而言的,一般来说,差异教学模式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进展所实行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差异,落实“因材施教”。老师根据不同的分层原则和教学目标,预置采纳不同的分层或聚类算法,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开展分层教学,如推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资源、推举不同的学习策略和路径,开展精准、个性化的教学。这与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契合的。从教育观念上来说,“差异教学”的教育观是一种把差异作为教育教学生态系统发生进展的基本条件的生态资源观;是一种结合不同人的优势使每个人都有成功可能的多元智能观;是一种接纳学生不同、增强自我效能感的全纳效能观;是一种实现每个受教育者和谐进展的差异进展观,也是一种多维评价观。差异教育,是对传统的划一性教育弊端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也是对学生个性进展和差异性进展价值的突出强调,是基础教学和实施素养教育的必定需求,是素养教育的组成部分。“差异教学”遵循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该教育模式对学生全面负责,强调集体共同活动中进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实现全体的社会化进展,同时满足全体自身进展的不同需要...